建筑技术
 
 
建筑技术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投稿指南
版权转让协议
期刊订阅单
 
建筑技术杂志社
 
 扫描二维码,快速进入
《建筑技术》官方主页
 
 
2016年 第47卷 第10期   2016-10-15 出版

专论·综述
绿色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
工程项目管理
试验研究
施工技术
工程实例
专论·综述
870 关于装修、机电建筑工业化问题的思考
杨嗣信
装修、机电工程用工量大、品种多、现场工作量大,实行工厂预制装配化的难度较大。在装修施工阶段施工项目众多,各工种须互相配合;且机电设备的安装工程量日益增多,日趋复杂。结合装修、机电工程特点,分析其建筑工业化推行要点,以加快建筑工业化进程。
2016 Vol. 47 (10): 870-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绿色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
873 关于推动我国绿色校园建设的相关政策分析
陆敏艳,葛坚,陈淑琴,屈利娟,陈伟
通过分析我国绿色校园建设的发展历程及特征,对国家部门及地方政府制定的推进绿色校园建设的政策进行整理,评价其执行效果。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推动绿色校园建设相关政策存在的问题及缺陷并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2016 Vol. 47 (10): 873-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876 绿色建筑技术增量经济效益评价实证研究
傅为华
开展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效益评价,有利于决策者合理选择技术方案和发展经济高效的绿色建筑。通过论述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效益测算方法,构建绿色建筑技术增量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并开展实证研究。实施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为决策者合理选择经济效益较高的绿色建筑技术方案提供直观帮助。
2016 Vol. 47 (10): 876-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880 建造语境下3D打印建筑技术绿色应用的瓶颈及价值思考
章国琴
传统建造技术受到节约型建造和空间造型复杂难建的双面挑战。3D打印建筑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数字建造技术,虽然在推广上尚存在建筑尺寸、打印材料、机械/软件开发集成研发及规范标准制定实施四大瓶颈,但从建成案例分析,该技术具有全面满足绿色建造要求、弥补当下绿色建筑在类型和地区不均衡发展缺陷的特点,具有实现设计–建造一体化的巨大潜在价值。
 
2016 Vol. 47 (10): 880-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883 严寒地区乡村民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分析
邵腾,金虹
为掌握严寒地区乡村民居的室内热环境变化规律及采暖特征,选择三栋典型乡村民居进行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与分析及室内热舒适温度、采暖耗煤量调查。结果表明,由于严寒地区乡村民居平面布局不合理、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差、采暖方式的局限性原因导致室内温度稳定性差、采暖能耗高等问题,居民对冬季室内热舒适性的满意度较低。
 
2016 Vol. 47 (10): 883-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886 严寒地区空气-土壤双热源热泵运行性能分析
王宏伟,尹翠,李刚
在沈阳某节能建筑中,空气–土壤源双热源热泵系统有效地利用光伏板的光热转换部分热量作为空气源,避免了空气源热泵在严寒地区应用的结霜问题,减少了土壤源热泵的布井面积。利用TRNSYS软件建立仿真模型,选取系统的主要模块,对双热源热泵运行性能进行冬夏两季模拟分析,结果证明双热源热泵比单一土壤源热泵系统运行更稳定且COP值更高,更具有可靠性。
2016 Vol. 47 (10): 886-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890 不同通风换气条件下甘肃省农村地窖热湿状况研究
王建华
以甘肃省庭院永久性地窖为研究对象,针对甘肃省地理位置东西、南北均跨界狭长的特点,选择敦煌、民勤、平凉、合作、武都5地为代表,以DeST模拟软件和典型实体地窖现场实测为研究方法,研究不同通风换气条件下地窖内热湿状况,结果表明室内外通风换气次数越小,地窖内基础室温变化幅度越小。寒冷季节加大室内外通风换气能有效降低基础室温,炎热季节则相反。
  
2016 Vol. 47 (10): 890-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893 寒冷地区既有建筑节能设计与实践
徐振宇
对寒冷地区既有建筑特点及能耗进行分析,得出既有建筑各部分部件对建筑节能的影响。通过两个实际案例(居住和公共建筑),使用节能软件模拟各项参数,分析不同围护构件对建筑节能的要求,最终通过现场检测结论进行验证。
  
2016 Vol. 47 (10): 893-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工程项目管理
897 网络计划流程优化在建筑施工组织中的应用
杨波,肖凯成,申玲
在建筑施工组织中对网络流程进行优化,使用分析法可使计算程序大大简化,缩短施工工期;而对一般只需较高优化程序的工程则可使用最小系数法优化施工工期,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2016 Vol. 47 (10): 897-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899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徐永兴
当前在政府投资的大型公共建筑项目中,智能化系统的功能日趋增加,产品设备更新快,必须控制智能化系统的项目造价,使其既能满足使用要求又在可控的范围内。通过采用前期科学立项、深度设计预算、分类分项采购、设备对标管理等手段,可达到控制智能化系统造价的目的。
  
2016 Vol. 47 (10): 899-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901 基于PCA-SVM的廉租房PPP融资风险预测
张贵华,牛发阳,王建波,孙猛
为提高廉租房PPP融资风险预测的精度,提出一种基于PCA-SVM的廉租房PPP融资风险预测模型。首先应用主成分分析(PCA)对廉租房PPP融资风险指标进行降维处理,消除指标间的冗余;进而将降维后的指标作为支持向量机(SVM)的输入,运用支持向量机完成对廉租房PPP融资风险预测。工程实例证明该模型可提高支持向量机的泛化能力、训练速度及精度。
  
2016 Vol. 47 (10): 901-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905 大型设计院开展国际EPC项目总承包项目管理研究
何彦舫,陶自成
分析大型水电工程设计院在开展国际EPC工程总承包管理中面临的问题,研究在国际EPC总承包项目中各主要环节方面的优势及劣势。提出大型水电工程设计院在向国际EPC工程总承包商角色转型中的对策。
 
2016 Vol. 47 (10): 905-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909 建设项目安全状态与安全成本关系研究
张英,沈苾文
在分析建设项目安全事故成因的基础上,提出项目安全状态和安全成本的量化指标,构建项目“安全状态–安全成本”模型。通过该模型研究项目安全状态与安全成本间的关系,得出安全成本的最佳投入区间。所构建模型可用于预判在建项目的安全状态,实现对项目的主动性安全管理。
  
2016 Vol. 47 (10): 909-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913 基于交互自组织理论的当代职教园区簇群级空间集约化设计研究
付本臣,郝秋实
探讨当代职教园区簇群级空间集约化的交互自组织作用机制,从联动复合的共生模式、叠化同构的混生模式、高度集聚的异构模式 3个角度建构职教园区簇群级空间集约化设计的基本模式。
  
2016 Vol. 47 (10): 913-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试验研究
916 数据中心设计中应关注的气体环境问题
傅烈虎
气体与颗粒污染物对数据中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机械影响、化学影响和电学影响方面。分析数据中心的温湿度标准及洁净度标准,提出气体与颗粒污染物的清洁方法,并结合清洁气体与颗粒污染物的产品与案例,得出数据中心设计的相关参数。
  
2016 Vol. 47 (10): 916-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919 南水北调二次衬砌自密实混凝土外加剂应用研究
张莉,周帅,李立辉,赵文丽,侯凯
为满足南水北调工程二次衬砌自密实混凝土特殊施工要求,通过不同母液和功能小料的复配研究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抗离析性和填充性,通过坍落度、坍落扩展度、V形漏斗通过时间和T50测试手段,评价母液及功能小料对拌合物的调节性能。结果表明,应用“调节型母液+流变剂+缓释剂+保坍型母液”可配制出满足技术要求的自密实混凝土。
  
2016 Vol. 47 (10): 919-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922 脱硫石膏基泡沫玻璃保温材料成型方式研究
薛力梨,潘钢华,刘红飞,蒋元海
将免煅烧脱硫石膏和粉煤灰等作为胶凝材料,与泡沫玻璃边角料复合制备自保温材料,采用振动成型、包裹成型及分层浇筑成型三种制备方式,对不同成型方式的保温试件进行外观比较及性能指标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分层浇筑成型的保温试件外观最佳,导热系数0.10~0.14 W/(m2·K),强度大于0.5 MPa,干表观密度最小可达539 kg/m3,性能指标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2016 Vol. 47 (10): 922-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925 现浇混凝土强度的合格性判定
李翔,李利民
正确评定混凝土强度直接关系到混凝土子分部工程的合格与否,由于对标准、规范的理解不同或不全面,对同一个单位工程的现浇混凝土强度选用不同的评定方法、评定对象,会得到截然不同的检验评定结果,易造成误判而直接影响到评价对象的验收结果。
  
2016 Vol. 47 (10): 925-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928 重庆地区秸秆改性生土墙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王驰,鲍安红,黎桉君,唐迪
以重庆地区的素土和稻草秸秆为原料,按照不同的秸秆掺加量制作出不同配比的生土试件,对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及改性生土的强度和变形测试,发现掺加适量的稻草秸秆可提高抗压承载力和延性,根据数据对比分析,提出掺加稻草秸秆的最佳比例范围0.25%~0.5%。
  
2016 Vol. 47 (10): 928-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930 农村数字社区的规划设计与技术实现
李梅,齐柠
农村社区数字化服务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数字社区建设,对加快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GIS的数据管理和分析功能建立空间数据库和业务数据库,构建实现电子农务、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综合服务信息平台,设计适应当前新农村社区管理需求的数字社区管理系统,并提出实现该系统的技术基础及运行步骤。
  
2016 Vol. 47 (10): 930-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933 PVC塑料建筑模板的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刘延春,刘星伟,宋瑞文,苗吉军
研究PVC塑料建筑模板的基本力学性能,在混凝土水化热模拟试验条件下的伸缩性能及低温试验性能,结果表明PVC塑料建筑模板的比强度为55.1 N·m/kg,高出其他塑料建筑模板60%以上;平均线膨胀系数为2.4×10–5/℃,与混凝土较为接近,且二者具备良好的协调变形能力。低温条件下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冲击强度表现优异,能满足一般冬季环境的施工要求。
  
2016 Vol. 47 (10): 933-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施工技术
936 装配式塔基重力设计原则
赵正义
通过对4种不同平面图形的装配式塔机基础的地基压应力、地基压应力偏心距、基础重力的比较,对比参考现行相关的我国国家标准和国外标准的规定,在确保装配式塔机基础稳定的前提下,确定装配式塔机基础重力设计新计算规则,实现装配式塔机基础的安全和最大限度的轻量化,以利于装配式塔机基础的技术经济目标最大化。
  
2016 Vol. 47 (10): 936-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941 古建筑保护中参数化设计应用
王丹
根据对古建筑的分析与探析,以清代建筑为研究对象,探究参数化设计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并对古建筑的特征进行分析,构建相应的模型,为古建筑保护中参数化设计应用提供实践基础与理论保障。
 
2016 Vol. 47 (10): 941-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工程实例
943 非承重玻璃肋点支承全玻璃幕墙设计要点
吴文奎,徐增建
非承重玻璃肋点支承全玻璃幕墙承重索的截面选择、初始预应力取值及玻璃肋稳定分析等设计核心内容缺少相应的研究理论基础和设计依据。通过对非承重玻璃肋点支承全玻璃幕墙系统进行分析,提出了承重索的截面计算和预应力取值理论和玻璃肋稳定分析方法思路,得出了水平风荷载对承重索影响极小、可忽略不计以及温度作用对承重索的影响较大、截面不宜随意加大的结论。
 
2016 Vol. 47 (10): 943-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946 创意产业背景下产业建筑遗产的更新设计分析
孙晓庆
通过对杭州LOFT49和凤凰国际创意产业园等案例的调研和分析研究,总结了产业建筑遗产的更新设计思路应从城市更新角度综合考虑并遵循整体性原则和生态性原则,使其更具有历史文化和生态价值。
  
2016 Vol. 47 (10): 946-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949 变形缝双道剪力墙支模新法
陈小俊
在变形缝后浇段剪力墙外模板施工中通过采用模板龙骨上事先焊接的螺帽来代替一般需要人工在此面进行紧固操作的普遍做法,将一侧无作业面的模板施工困难局面简化为普通的对拉螺栓加固体系,在满足剪力墙施工质量及安全要求的前提下,达到实用、环保、经济的目的,综合经济效益明显,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应用价值。
  
2016 Vol. 47 (10): 949-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952 绿色生态思维下的复合型数据中心设计方案分析
倪欣,孙建华,王福松
中投科技西安服务外包基地为西北地区已建成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数据中心综合体建筑,该项目通过一体化设计,其综合安全可靠性达99.995%,节能率达到40%,局部实现大跨度36 m钢框架超大共享空间,以协调科研办公与数据中心的空间关系,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实现了高效联系的空间关系。
  
2016 Vol. 47 (10): 952-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建筑技术
● 郑重声明
● 声明
● 重要通知
● 欢迎订阅《宏观经济管理》
● 《建筑技术》荣获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
● 《建筑技术》喜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 《建筑技术》2017年分类总目次
【公告】《建筑技术》再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
【公告】《建筑技术》《建筑技术开发》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认定学术期刊
● 《建筑技术开发》征稿启示
期刊订阅
● 第七届(2012—2015年)《建筑技术》《建筑技术开发》优秀论文评选揭晓
● 热点文章
● 征订声明
 
 
?
版权所有 © 2011 建筑技术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广莲路1号建工大厦A座9层,邮编100055 电话:(010)68512449 (010)63928687,63928688 e-mail:jzjs@sina.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