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术
建筑技术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投稿指南
版权转让协议
期刊订阅单
建筑技术杂志社
扫描二维码,快速进入
《建筑技术》官方主页
2018年 第49卷 第9期 2018-09-15 出版
北京新机场航站楼设计及施工研究
北京新机场航站楼应用研究
北京城市副中心智慧建造及应用
试验研究
施工技术
北京新机场航站楼设计及施工研究
912
以旅客为中心——北京新机场航站楼设计综述
Hot!
王亦知
北京新机场这一世纪工程,从设计之初便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空前的旅客流量,巨大的陆侧压力,较远的城市距离等。设计团队秉承“以旅客为中心”的设计原则,采用了五指廊放射构型、双层出发双层到达、层间减隔震、C型柱支撑体系等一系列创新的设计理念,以期将新机场打造为“世界空港 标杆”。
2018 Vol. 49 (9): 912-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18
北京新机场航站楼核心区结构工程施工关键技术
Hot!
雷素素,段先军
北京新机场航站楼核心区结构工程施工中,采用超大复杂基础工程高效精细化施工技术,超大平面混凝土裂缝控制综合技术,大截面复杂节点劲性结构施工技术,超大平面结构隔震,减振成套技术等新技术。针对超大平面自由曲面空间复杂屋盖钢结构,采用“分区施工,分区卸载,总体合龙”的施工方案,顺利完成各节点施工任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2018 Vol. 49 (9): 918-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北京新机场航站楼应用研究
922
聚合物泥浆护壁成孔技术在超大平面工程中的应用
Hot!
李建华,苏振华,刘云飞,段先军,谢会雪
北京新机场旅客航站楼及综合换乘中心基坑工程面积超大,地质条件复杂。采用膨润土泥浆护壁和聚合物泥浆护壁进行试桩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聚合物泥浆护壁的试验桩较膨润土泥浆护壁的试验桩减少施工耗时,加快施工进度,该护壁技术应用于沙质土取得成功,解决了钻孔灌注桩沉渣厚度不易控制的问题,保证了桩基工程施工质量。
2018 Vol. 49 (9): 922-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25
超大平面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组织
李建华,谢文东,程欣荣,刘汉朝,刘铸玮
北京新机场航站楼核心区结构平面超大,且工期紧张,在混凝土结构阶段施工时,应用多项施工组织技术对施工平面部署进行统筹安排,确保在预定工期内完成了混凝土结构施工。
2018 Vol. 49 (9): 925-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28
超大平面混凝土工程裂缝控制技术
段先军,程欣荣,苏振华,刘云飞,雷素素
由于结构构件超长、超大,混凝土构件极易在温度应力、收缩应力的双重作用下产生裂缝,会对结构的耐久性、适用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北京新机场航站楼核心区工程在原材料选择和施工中采取一系列技术及管理措施,有效控制了混凝土构件裂缝。
2018 Vol. 49 (9): 928-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3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关键技术
段先军1,贾福杰2,李长成2,雷素素1,刘云飞1
在大体积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中,水化热温升控制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而其关键是采取有效的试验手段对混凝土温升进行准确评价。北京新机场航站楼基础底板厚3 m,施工前从配合比设计、半绝热及绝热温升等方面研究混凝土温度控制技术,结合实际应用的原材料设计了较低水化温升的配合比,通过足尺模型验证了这一选择的合理性,从而确保了重大工程大体积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及其施工 质量。
2018 Vol. 49 (9): 932-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34
抗裂新技术在北京新机场墙体试验段中的应用
雷素素1,贾福杰2,李建华1,张显达1,苏振华1
北京新机场航站楼墙体试验段采用HCSA-R水化热抑制型冷缩-干缩全补偿混凝土为核心抗裂技术,辅以“互联网+”水泥基材料全程变形、应变及温度监控技术。试验结果证明,应用该技术可显著提高墙体抗裂能力,混凝土水化放热平缓,降低最高温升10.4℃,降低开裂几率90%。
2018 Vol. 49 (9): 934-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38
大截面复杂节点劲性结构施工技术
黄维爱,雷素素,段先军,周锴,李海兵
北京新机场航站楼核心区大截面复杂节点劲性结构施工中,针对劲性结构钢筋配筋量大且多梁交叉,梁柱节点处钢筋密集、型钢尺寸大、钢筋锚固、连接困难等特点,通过BIM模拟施工实际状态,合理安排了施工工序。利用Tekla Structures系列软件对节点模型建模优化节点设计,提高了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节约了施工成本。
2018 Vol. 49 (9): 938-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41
鼓形双肋焊接空心球节点承载力研究
马国良1,蔡柳鹤1,李海兵2,王留成1,苏英强1,?陈君1
采用计算机数值计算结合试验研究的方法分析鼓形双肋焊接空心球节点的承载安全性能,得到鼓形双肋焊接空心球节点的力–位移曲线关系,得出了节点极限承载力,并对该节点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2018 Vol. 49 (9): 941-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45
复杂大跨空间钢结构连续倒塌分析与监测技术研究
段先军1,刘宇飞2,3,毕登山3,雷素素1,冯绍攀3,李海兵1
复杂大跨空间钢结构具有覆盖面积大、结构冗余程度相对较高的特点,但由于网架与网壳结构设计富余度较小,在极端情况下易出现由某些局部构件失效或局部失稳导致的整体结构失效。综述复杂大跨空间钢结构的连续倒塌机制研究现状与设计方法,结合北京新机场航站楼核心区钢结构屋盖施工过程的抗连续倒塌监测,探讨提升复杂大跨空间钢结构建造过程安全性的方法。
2018 Vol. 49 (9): 945-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49
球形钢支座焊接影响的试验研究
李海兵1,丁剑强2,汪洋3,李建华1,段先军1
北京新机场航站楼钢结构施工前,对钢结构球形支座进行焊接影响评定试验,检测平面滑板表面在整个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焊接对平面滑板储油槽内硅油的影响和上支座顶板焊接完成后的变形情况,结果表明在制定严格工艺的条件下,焊接质量能满足规范要求,可投入工程使用。
2018 Vol. 49 (9): 949-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51
北京新机场航站楼屋盖钢结构卸载技术研究
苏英强1,王留成1,段先军2,马国良1,万涛平1,仝书敬1
北京新机场航站楼屋盖采用不规则自由曲面空间网架结构,最大跨度达125 m。对屋盖结构卸载过程进行的数值仿真分析表明,变形及应力监测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度相对较高,卸载计算模型合理正确,卸载过程中整个结构受力稳定,验证了现场施工方案和卸载技术的可行性。
2018 Vol. 49 (9): 951-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56
北京新机场航站楼减隔震系统施工技术
李海兵,刘汉朝,张显达,常广乐,段先军
北京新机场航站楼是全球最大的单体减隔震建筑。隔震支座安装施工中,采用下支墩二次灌浆工艺将埋件找平找正,使用磁力起重器解决了不锈钢板滑动面的吊装平衡及变形问题,满足了安装精度要求,保证了减隔震系统的抗震能力。
2018 Vol. 49 (9): 956-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59
大直径建筑隔震弹性滑板支座施工技术
管庆松1,张显达2,李翰翀1,段先军2,齐毅男1,万照兵1
北京新机场航站楼工程在国内首次使用超大直径弹性滑板支座,与传统安装方式不同,采用倒扣安装方式。介绍弹性滑板支座的工作原理、倒扣安装方式、施工安装流程、施工安装质量控制指标、施工安装关键控制点、滑移面板安装方法,技术难点等。
2018 Vol. 49 (9): 959-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62
大直径隔震橡胶支座施工难点及处理措施
齐毅男1,李翰翀1,管庆松1,张显达2,李海兵2,彭林1
北京新机场航站楼是全球最大的单体隔震建筑,针对隔震施工时场地运输条件差、支座节点构造复杂、支座吊运困难等特点,采取节点构造优化、支墩二次灌浆、保留支座预埋定位板等措施,确保了大直径支座吊装、支座特殊节点连接、大截面支墩的密实度及平整度,工程质量良好。
2018 Vol. 49 (9): 962-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66
北京新机场航站楼温度分布模型及试验
潘旦光1,付相球1,刘云飞2,黄维爱2,侯进峰2
北京新机场航站楼中心区结构超长超大,温度作用影响很大。为研究年温差和局部温差下航站楼的温度变形,首先基于日照影响对航站楼进行温度分区,然后通过类似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温度实测,得到不同区域混凝土的温度变化规律,从而得到年温差和局部温差下的新机场航站楼温度分布模型。通过计算日温差下的隔震支座相对水平位移并与实测位移进行比较,验证了温度分布模型的合理性。
2018 Vol. 49 (9): 966-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70
基于支座位移的隔震层楼板施工环境温度研究
段先军1,潘旦光2,谭晋鹏2,雷素素1,黄维爱1
结合北京新机场航站楼的施工进度安排,研究隔震层楼板的浇筑时机对隔震支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工时的温度会显著影响隔震支座的位移,该温度越接近最终使用时的温度,最终状态的支座位移变形 越小。
2018 Vol. 49 (9): 970-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73
混凝土框架结构温度作用对隔震支座位移的影响
雷素素1,付相球2,潘旦光2,李建华1,李海兵1
北京新机场航站楼施工中,研究结构跨数和不同楼层温度变化对隔震支座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隔震支座位移主要受隔震层F1层温度作用影响,F2层次之;随结构跨数增多,F2层及以上框架结构温度作用对隔震支座位移的影响更大并趋于平稳。F1和F2层温度变化引起的隔震支座位移超过总位移的96%。
2018 Vol. 49 (9): 973-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76
隔震支座平面位移的测量方法
鲍占博1,潘旦光1,侯进峰2,李杰2,常广乐2
为测量隔震支座上下法兰的相对水平位移,提出一种基于斜角坐标系的测量方法。该法通过测量两个斜交方向上的位移,即可得到隔震支座平面位移的大小及方向。通过室内模型试验验证了该法的准确性,已应用于北京新机场航站楼核心区隔震支座上下法兰相对水平位移原位监测中。
2018 Vol. 49 (9): 976-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79
北京新机场航站楼粘滞阻尼器施工技术
齐毅男1,李海兵2,李瀚翀1,?唐均1,张显达2,全兰清1
北京新机场航站楼阻尼器安装施工中,针对吊装就位及预埋件埋设等难题,采取梁底预埋吊钩、叉车与钢架配合、吊柱钢筋笼工厂加工等方式,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阻尼器顺利安装。
2018 Vol. 49 (9): 979-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81
新型钢筋连接器在钢管混凝土柱复杂节点中的应用
刘斌,石萌,付鹏,王磊,樊小宾
北京新机场旅客航站楼及综合换乘中心(指廊)工程施工中,采用自主研发的新型钢筋连接器技术,使钢筋与钢结构实现精确且可靠的连接。新型钢筋连接器具有接头强度高、连接速度快、现场安装方便、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可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与焊接连接方式相比,可减少对环境的废气污染和光污染,节约材料和能源。
2018 Vol. 49 (9): 981-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84
木工字梁模板在超高超厚地下隧道中的应用
付鹏,刘斌,石萌,张宙,姚锦岚
北京新机场轨道区超高超厚混凝土结构模板支撑体系采用定型木工字梁整体大模板综合施工技术,满足了模板的平整度要求,消除了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错台等质量通病,墙面达到清水混凝土标准且无裂缝,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深基坑施工环境的安全风险。
2018 Vol. 49 (9): 984-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北京城市副中心智慧建造及应用
987
北京城市副中心BIM+智慧建造标准体系建立
杨震卿1,曾勃2,宋萍萍3
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建设中,根据《基于BIM+的城市副中心智慧建造标准》,提出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等9项基础应用要求,根据应用程度划分为基础应用和拓展应用,保证了数据采集、整合和分析,带动了工程项目的智慧建造和科技创新。
2018 Vol. 49 (9): 987-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90
北京城市副中心BIM+智慧建造的研究
杨震卿1,曾勃2,王?昕1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BIM+智慧建造”建设对北京市、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建筑企业具有重要的示范指导作用,“BIM+智慧建造”的良好运用使整个建造过程精细化、低碳化和智能化,对建筑业的转型升级有积极引导作用,从而保证建筑业从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产业向集约型转变。
2018 Vol. 49 (9): 990-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93
BIM信息集成管理系统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管廊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王峥嵘,汪蛟,辛玉升,伏晓,毋明飞
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管廊319工程施工中,将BIM技术植入施工管理体系,采用 BIM 模型作为信息的载体,建立施工项目信息集成管理系统,检查分析施工安全隐患,优化了施工方案,消除不安全因素,提高了施工管理质量,完善了施工综合管理体系。
2018 Vol. 49 (9): 993-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试验研究
996
纵向变厚度钢板的节点断裂特征研究
王亚勇
采用有限元建模的方式,对纵向变厚度钢板的节点断裂发展进行计算,基于计算结果依据缺陷假设和面积相同原则确定纵向变厚度钢板的初始断裂长度;通过引入等效塑性应变指数分析纵向变厚度钢板节点中关键部位的塑性发展情况,根据纵向变厚度钢板在不同三轴应变状态下的有效塑性发展情况得到开裂指数,以分析这种钢板的节点断裂可能性。
2018 Vol. 49 (9): 996-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99
高等职业院校BIM产学研教学探究
陶红霞
分析建筑类高职院校的BIM教学做法,提出将BIM技术与高职院校产学研相结合的思维模式,从校研携手、校内教学、校企结合3方面介绍BIM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打造BIM5D教学实训平台,引企入校设立实习实践基地,使学生深入了解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建设及管理全过程,培养学生对BIM知识和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
2018 Vol. 49 (9): 999-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1002
骨料颗粒特征对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的研究
彭俊杰
为研究骨料颗粒特征对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根据设计的配比浇筑试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研究。研究表明:所组成试件颗粒的球度越大,试件的抗压强度越小;而颗粒的球度越小,则其抗压强度越大;在相同的粒径范围内,颗粒粒径分布越不均匀,其抗压强度越小;颗粒粒径分布越均匀,其抗压强度相对来说也越大;骨料颗粒的强度越大,由其组成的试件的抗压强度也越大,且试件的轴向变形也越小;而由塑性颗粒构成的试件,其在较大的轴向变形位移才达到其最大的抗压强度,且明显低于刚性颗粒组成试件的抗压强度。
2018 Vol. 49 (9): 1002-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1005
基于绿色建筑的新型建材标准体系框架构建
李江华
以绿色建筑需求和绿色建材要求为导向,对新型建材重新定义和分类,结合基于绿色建筑的工程应用标准和基本绿色建材的生产技术标准,构建新型建材标准体系框架,形成新型建材绿色化生产、绿色施工、绿色建筑运营管理等全寿命和全过程绿色评价标准体系,并分析其不同建筑和不同区域的适 用性。
2018 Vol. 49 (9): 1005-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1008
基于GIS的区域建筑屋顶太阳能资源精细化评估技术研究
罗淑湘1,牛彦涛1,赵鹏1,刘铭1,吴昊1,周瀚2
研究在构筑物遮挡下区域建筑屋顶太阳能资源的精细化评估模型,应用该模型可提高区域建筑屋顶太阳能资源量评估精度,以利于我国区域建筑的太阳能光伏与光热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2018 Vol. 49 (9): 1008-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施工技术
1011
某会展中心张弦桁架屋盖带柱滑移施工仿真分析
万馨1,赵海旭1,苏英强2
新疆某会展中心二期工程展馆的钢屋盖采用张弦桁架结构形式,其中B区展馆的张弦桁架每榀标高各不相同。为对B区屋盖体系带柱滑移施工过程进行安全控制,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en对张弦桁架屋面结构进行施工仿真分析。介绍拉索张拉控制、带柱滑移不同步分析和风荷载对施工过程的影响。模拟分析的结果表明:对带柱滑移施工过程中的桁架拉索进行张拉时,张弦桁架结构符合各项控制指标;滑移不同步允许值随滑移结构桁架榀数的增加而减少,须精准控制滑移施工中的同步性;风荷载对滑移施工过程影响较小。
2018 Vol. 49 (9): 1011-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1016
聚苯颗粒水泥夹芯复合墙板安装及连接的应用研究
刘香1,杨闯1,2,黄占维3,刘玉杰4
聚苯颗粒水泥夹芯复合墙板作为建筑物的非承重隔墙使用,其在生产、安装、使用、节能环保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结合北梁新区南七区工程的安装经验,详细介绍了墙板的安装及连接技术,分析了墙板的技术性能,提出了保证墙板质量的建议。
2018 Vol. 49 (9): 1016-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建筑技术
● 郑重声明
● 声明
● 重要通知
● 欢迎订阅《宏观经济管理》
● 《建筑技术》荣获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
● 《建筑技术》喜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 《建筑技术》2017年分类总目次
【公告】《建筑技术》再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
【公告】《建筑技术》《建筑技术开发》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认定学术期刊
● 《建筑技术开发》征稿启示
期刊订阅
● 第七届(2012—2015年)《建筑技术》《建筑技术开发》优秀论文评选揭晓
● 热点文章
● 征订声明
?
版权所有
© 2011
建筑技术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广莲路1号建工大厦A座9层,邮编100055
电话:
(010)68512449 (010)63928687,63928688
e-mail:jzjs@sina.com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