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术
 
 
建筑技术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投稿指南
版权转让协议
期刊订阅单
 
建筑技术杂志社
 
 扫描二维码,快速进入
《建筑技术》官方主页
 
 
2016年 第47卷 第7期   2016-07-15 出版

加固改造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节能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施工技术
工程实例
试验研究
工程项目管理
加固改造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582 既有商业建筑复式结构(LOFT)改造设计实例
董春燕,张雪,徐军广,马莉,刘畅
以紫金长安项目为例,介绍了既有商业建筑改造为LOFT复式结构的主要设计思路和处理手法,即校核原建筑结构、加固拆改设计以及新建加层结构设计,并就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提出建议,为同类工程改造项目提供借鉴范例。
2016 Vol. 47 (7): 582-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585 大型工业厂房改造高低跨并蒂莲托架置梁施工技术
周华林,周松叶,姚继琴,王浩,徐峰,周婷
上海滨江保留建筑上海船厂造机车间为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横向排架结构大型单层工业厂房,改建设计应用高低跨并蒂莲托架置梁,施工风险来自于受力构件内力瞬间剧烈转载变化。结合原结构勘测工况,创新利用②轴屋架梁端头剩余段空间,新增钢梁横向镶嵌吊装平靠于原托架错位置换,并借助原下承式托架横梁功能进行屋架错位托换使其上部荷载转移新增钢梁,实现屋架渐趋卸载平缓平稳落架,增大联通口净空高度,满足公共建筑功能需求。同时辅用结构安全预警监控技术(SHM),使工程一次成功。
2016 Vol. 47 (7): 585-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590 地下室顶板开洞对上部结构嵌固端的影响
曾漭
某工程地下室顶板,应业主要求开设一椭圆形洞口,分析该洞口对上部结构嵌固端的影响,设计加厚楼板、提高纵向钢筋配筋率等构造措施以消除影响。
2016 Vol. 47 (7): 590-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593 复合拱圈加固砌体结构拱桥中加固层优化设计
乔文靖,孙克东
以一座加固完成的等截面圆弧拱桥为例,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基于复合拱圈拱脚、1/16跨、1/4跨和拱顶截面应力值以及加固后原拱圈下缘应力值,分析了加固层高度和宽度对复合拱圈的受力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跨径和矢跨比的增加,加固层高度增加;随着桥宽的增加,加固层高度减小;确定最优加固层高度后,提出优化加固层宽度的方法,加固层可采用拱肋加固。
2016 Vol. 47 (7): 593-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597 框架结构办公楼托梁拔柱改造设计与施工控制
赵六珍,姜岳,祝睿娟,李黎,张墨香
某5层现浇钢筋混凝土办公楼系框架结构,要求拆除柱,变两跨为一跨,通过受力分析设计托梁拔柱改造方案,加固基础,合理布置支撑系统,并采用托架原位制作等方法,现场测试表明托梁拔柱改造施工结果符合理论验算要求。
2016 Vol. 47 (7): 597-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600 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案比较
秦焕朝
介绍了混凝土结构加固常用方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并按构件位置介绍了不同加固方法的具体应用,总结得出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前,须对结构进行检测与评估,针对实际情况选择性价比高的加固方法。
2016 Vol. 47 (7): 600-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602 低温对碳纤维加固构件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
王睿
通过对比不同温度下的钢筋混凝土疲劳变化过程,发现经过碳纤维加固后的钢筋混凝土疲劳上限值相同,疲劳幅度大的寿命较小;梁的疲劳寿命随碳纤维层数的增加而增大;梁的疲劳寿命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通过对比碳纤维加固梁和普通梁的疲劳破坏过程,发现经过碳纤维加固后的钢筋混凝土梁在受到疲劳破坏时,产生的裂缝多为细小的裂缝、宽度较小,其抗拉和抗疲劳性能较没有经过碳纤维加固的得到明显提高。
2016 Vol. 47 (7): 602-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节能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605 外墙无机防火保温节能设计与深化施工技术
方光秀,马祥,高启义
大连铁路站北职工保障性住房项目,外墙保温材料设计采用燃烧性能为A1级的TM材料,为保证应用效果,对外墙TM材料保温系统进行系统优化设计,包括界面层、保温层、抗裂层防护层和饰面层;施工时按比例配置用浆,严格按顺序施工,质量检测结果表明该系统设计及施工均切实可行,保温效果良好。
2016 Vol. 47 (7): 605-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609 康定民居夏季室内热环境分析
宋晓吉,郑武幸,何泉,杨柳
为了解四川康定民居夏季室内热环境现状和人体热舒适状况,通过客观热环境参数测试并结合现场主观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康定地区夏季室外温湿度变化大,室内温度偏低,80%的居民服装热阻集中在0.5~1clo之间,测试期间室内最大温差13.6℃,最大相对湿度84.4%,有37.82%的居民希望房间变得更热,因此提高建筑围护结构保温蓄热性能,加强防潮设计对改善该地区室内热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016 Vol. 47 (7): 609-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612 太原地区建筑外遮阳设计
张艳芳,原卓群
分析太原地区的气候特点,设置建筑外遮阳的必要性,结合实例说明太原地区建筑遮阳的现状,指出存在问题,根据太原地区的气候特点和遮阳现状,从完善遮阳标准、进行综合遮阳设计、推广使用智能化建筑遮阳三方面提出了设计思路和建议。
2016 Vol. 47 (7): 612-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615 太阳能集热墙与地下室复合系统夏季通风效果试验研究
王纯,姜曙光,黄玉薇,段琪,刘宇熙
针对目前被动式太阳房普遍存在的夏季室内过热现象,提出一种太阳能集热墙与地下室复合系统。对石河子地区带有该系统的被动式太阳房进行测试,分析了4种模式的降温效果和室内空气温度分布。结果表明有太阳能集热墙与地下室复合系统平均温度和温度波动情况均明显优于其他模式,平均温度降低了2.1 ℃,该系统利用室内、太阳能集热墙和地下室之间进行气流循环,有助于降低室内温度,是一种节能环保的自然通风降温技术。
2016 Vol. 47 (7): 615-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619 甘肃平凉地区农宅能耗及基础室温DeST模拟研究
王建华,黄跃昊
以甘肃省平凉市典型农宅为研究对象,利用DeST模拟软件,计算不同朝向、围护结构和通风换气次数组合下1月和8月当地代表性农宅建筑的室内基础室温和能耗状况。得出当地典型农宅建筑冬季基础室温很低,夏季具有优越的基础室温,无须空调设施,农宅规划建设应争取南向等结论,提出新农村规划建设应考虑户与户间的排列布置,在尊重当地建设文化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农宅建筑的体形系数。
2016 Vol. 47 (7): 619-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623 民居房间尺度与地形分区相关性量化分析
张巍
基于地理学视角,综合大量实地调研获得的基础数据,使用量化分析方法,对胶东地区民居房间尺度与地形分区做出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胶东地区民居的房间尺度存在较明显的区间分布,与胶东地区的地形分区呈现较高的一致性,反映了胶东地区民居的房间尺度可能与地形差异所带来的用地条件不同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为理解和掌握传统民居中的地域特征及在传统民居中蕴含的环境智慧提供了科学基础,可为传统村落保护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依据。
2016 Vol. 47 (7): 623-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施工技术
626 基于模板设计的饰面清水混凝土全过程施工技术
蔡炜凌,王念念,黄越平,李俊,周於全
以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含墙、梁和柱)为研究对象,提出满足设计意图的饰面清水混凝土模板安装、结构尺寸和外观质量验收标准,提炼出以满足设计意图为目标,以模板设计为核心,包括测量放线、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养护、喷涂在内的饰面清水混凝土全过程施工技术,经实践证明效果良好,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市场前景广阔。
2016 Vol. 47 (7): 626-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630 富水地层热力暗挖隧道穿越城市主路桥区
综合施工技术
仇伟
北京朝阳北路热力暗挖隧道紧临白家楼桥基础,针对下穿东五环路主路、白家楼桥加筋土、浆砌块石挡墙和地铁区间等风险源,采取深孔注浆止水帷幕、双排水导管超前支护等技术措施,确保隧道在非降水条件下的无水作业,既保证了市政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又保证了施工安全。
2016 Vol. 47 (7): 630-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634 逆向排水沉井式护壁在人工挖孔桩中的应用
范正根,米亚琼,舒超超
逆向排水沉井式护壁不仅具有沉井功能,同时也有构造简单,成本低廉的逆向排水功能,可实现人工桩孔的单桩和多桩联动施工,解决复杂区域人工挖孔桩的施工难题,保持人工挖孔桩施工成本低的优势。结合具体工程案例,阐述逆向排水沉井式护壁在人工挖孔桩中的应用及适用范围,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2016 Vol. 47 (7): 634-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636 自密实混凝土在隧道管二衬工程中的应用
谭平
南水北调北京密云水库调蓄工程穿密关路入水隧道初衬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二衬浇筑C20自密实混凝土,设计并试验了C20P12自密实混凝土,成功应用在密云段蓄水工程中,得到流动性优良、钢筋通过性能佳、强度和耐久性满足工程要求的混凝土。
2016 Vol. 47 (7): 636-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639 电伴热在冬期施工混凝土养护中的应用
张凤兰,?张扬,?张丽丽
北方地区冬期施工中混凝土养护周期较长,通过电伴热设计选型,使用BIM技术对现场电伴热管线铺设进行三维建模,并实时进行现场测温和混凝土强度记录,养护3d局部位置即具备拆模条件。采用电伴热法,现浇混凝土未出现受冻开裂等质量问题,缩短了工期,节省了施工成本。
2016 Vol. 47 (7): 639-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642 手掘式顶管施工轴线偏差测量及纠偏对策
王瑞杰,段文贵,饶才强,周忠伟,余磊
手掘式顶管是一种简单的顶管施工工法,具有排障能力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强风化砂岩等稳定地层。结合工程实例,进一步说明手掘式顶管施工轴线偏差测量的方法及要求,依据客观实践,分析并阐述轴线偏差的原因及纠偏的主动、被动控制对策。
2016 Vol. 47 (7): 642-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工程实例
645 装配式建筑结构BIM碰撞检查与优化
李广辉,邓思华,李晨光,郄泽
建立基于工程的BIM各专业核心模型,包括建筑模型、结构模型、给排水模型、暖通模型和机电模型:以图元分类,以层为单元,实现不同专业间的碰撞检查;将各类构件分别归于不同集合,实现专业内的碰撞检查;设定构件或吊装机械的运动轨迹,以实现动态碰撞检查;将检查结果反馈给BIM核心模型,实现装配式结构的优化,保证了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理和效益最大化。
2016 Vol. 47 (7): 645-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648 苏州控制保护建筑维修中的现代技术应用策略
孙晓鹏,徐永利,殷勇
苏州历史街区拥有大量控制保护建筑亟需维修,陈述控保建筑保护现状和维修中的问题,分析控保建筑维修的原真性尺度与现代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应遵循原真性要求,提出“真实性”“可识别性”和“可持续性”原则,具体可采用改善、替换、共存等策略。不仅解决了控保建筑维修的原真性尺度问题,也实现了控保建筑生命力可持续生长的目标。
2016 Vol. 47 (7): 648-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试验研究
652 中低热水泥在国际工程中对抑制骨料碱活性的影响对比试验研究
陶自成,何彦舫
以某国际工程为例,依据DL/T5151—2001《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结合国内、ASTM相应规范的评定标准要求,对比分析4种不同碱含量、水泥强度、生产执行标准的中低热水泥与中国出口的粉煤灰掺合料在抑制骨料碱活性影响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掺量为20%粉煤灰的HE型低热型水泥混凝土方案较为经济,并为中国承包商在国际工程中推广输出中国规范及中国粉煤灰出口在解决抑制骨料活性碱反应试验研究方面提供了思路。
2016 Vol. 47 (7): 652-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654 一种乳化沥青水泥砂浆的性能研究
吴长龙,荀武举,申凯华,李杨
选用阴离子乳化沥青、水泥、砂、丁苯乳液、硅粉和消泡剂等原材料,在合适工艺条件下,通过优化原材料配合比制备乳化沥青水泥砂浆并测试其性能,证明其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和易性好、弹性模量低、抗压强度高等特点,可降低施工成本和劳动强度,提高工程质量,节能减排。
2016 Vol. 47 (7): 654-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工程项目管理
657 营改增下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
傅为华,马丽鹰
针对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缺陷,在营改增新税制下提出应用BIM技术开展造价管理的对策。通过营改增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和BIM在造价管理中的阻碍因素及其关系的分析,论证BIM造价管理的应用环境并提出改善优化的措施建议,论述BIM造价管理软件的主要应用内容及案例,表明尽管还存在缺陷,但新税制下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管理仍为一种高效可行的方法。
2016 Vol. 47 (7): 657-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660 基于灰色关联法的工程总承包模式决策模型研究
杨文领
通过文献研究对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选择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构建了一套全面的决策指标体系。将灰色系统理论引入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决策,构建了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决策模型,最后,运用实践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016 Vol. 47 (7): 660-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663 基于思维导图方法的施工信息管理体系构建及其应用
黄建文,张瑞,杨青青
结合思维导图方法及工程施工信息特点,从施工方角度,通过施工信息体系结构的构建、文档的编码设计、扫描技术及Mindmanager导图软件的应用,探讨施工信息组织与管理方法,应用实物文档与数字文档平行管理模式不仅有利于原始凭证的保管也方便工程人员查阅,且可显著减少重复工作量。
2016 Vol. 47 (7): 663-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建筑技术
● 郑重声明
● 声明
● 重要通知
● 欢迎订阅《宏观经济管理》
● 《建筑技术》荣获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
● 《建筑技术》喜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 《建筑技术》2017年分类总目次
【公告】《建筑技术》再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
【公告】《建筑技术》《建筑技术开发》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认定学术期刊
● 《建筑技术开发》征稿启示
期刊订阅
● 第七届(2012—2015年)《建筑技术》《建筑技术开发》优秀论文评选揭晓
● 热点文章
● 征订声明
 
 
?
版权所有 © 2011 建筑技术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广莲路1号建工大厦A座9层,邮编100055 电话:(010)68512449 (010)63928687,63928688 e-mail:jzjs@sina.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